?
1、微生物水解干化蛋白提取
污泥微生物通過水解破壁處理后,其胞內蛋白質和水分得以釋放,再經過固液分離后,含水率可降低至35%-45%,重量減少70%以上,剩下污泥殘渣和含蛋白液體。
圖3 微生物蛋白提取流程圖
污泥殘渣可用做覆土、綠化土、土壤改良劑和建筑材料等,含蛋白液體經濃縮后可作為蛋白發泡劑和有機肥等。
圖4 微生物蛋白提取后端處置路線
蛋白質提取工藝中保證重金屬不會進入蛋白質,而蛋白可以用于工業制品,也可以進入農業,后期有望通過產業鏈上企業間的有機協調,打通蛋白進入農業的后端產業鏈。
2、熱水解+厭氧消化
圖5 熱水解+厭氧消化流程圖
熱水解預處理技術是以高含水率污泥為對象的厭氧消化技術,該工藝采用高溫、高壓將污泥進行熱水解與閃蒸處理,使污泥中的有機物發生水解,強化污泥的可生化性,提高污泥的有機物降解率和產氣量。
3、太陽能低溫復合膜干化
圖6 太陽能低溫復合膜干化
利用太陽能作為能源,將含水率80%~85%的污泥布入太陽能膜箱內,在太陽光照射下膜箱內溫度升高,污泥吸收熱能后水分蒸發,水霧在太陽能膜表層冷凝成液態水并流至集水管,得到含水率低于8%的干化污泥。
4、超臨界水氧化技術
圖7 超臨界水氧化流程圖
5、熱解氣化
圖8 污泥熱解氣化工藝路線圖
該技術是以烘干、造粒、尾氣處置、廢渣利用為依托的系統工程,工藝流程為:先將污泥烘干,然后完成造粒,制成形狀均勻的顆粒,尾氣進入氣化系統,顆粒泥進行熱解氣化,污泥的有機物被氣化成可燃氣,無機物以殘渣形式排出。
6、蚯蚓堆肥
圖9 蚯蚓堆肥技術流程圖
蚯蚓堆肥技術是在污泥堆肥的基礎上引入蚯蚓,蚯蚓以合適的營養物質作為食物源,最終以蚯蚓糞便的形式排出,其原理主要包括:蚯蚓體內分泌物的化學作用、腸道微生物的生化作用等。
在國家大力改變以往“重水輕泥”的環保態度大背景下,催生了以低溫干化為主的污泥處理方式。申菱公司自主研發的污泥封閉除濕干化機,是申菱依托其雄厚的制冷制熱技術,針對污泥處理領域開發的專業化產品,為客戶提供最低運行成本、最安全環保的污泥干化解決方案。
申菱公司通過大量的實踐項目為國家的節能環保、綠色生態做出更大的貢獻。申菱將繼續倡導綠色環保、低碳節能等可持續發展理念,繼續努力積累典型的實踐經驗,在綠色節能方面不斷創新和發展,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。